地下管网传感技术是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顺畅运行的核心,它能够实时监控管网状况,有效预防泄露等问题的发生。然而,在能源供应和信号传输等方面,这项技术目前正遭遇一定的困难。
传统检测困境
传统检测主要依靠人工巡视或是使用电池供电的设备。人工巡视效率不高,工作人员需逐一走过每条街道进行检查,费用高昂。此外,电池供电设备更换电池较为麻烦,且频繁更换电池会对环境造成压力,难以满足持续的稳定监测需求。
技术瓶颈挑战
地下管网埋设于城市道路之下,深度大约在1.2至1.5米之间,而在部署传感器时,能源供应和信号传输面临重大挑战。目前采用的能量收集技术,诸如电磁或磁流体发电机,不仅可能损害管道压力,还可能因接触水质而带来卫生风险,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地下管网传感技术的进一步进步。
创新无电池方案
瑞士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无电池的传感解决方案,该方案依托于热电发电机(TEG)。他们研发的能量收集设备,其核心部件是铝制导热模块,这些模块能够捕捉水管和土壤之间的细微温差。当温差达到0.5摄氏度时,两组极性相反的TEG模块便可以将热能成功转换为电能。
装置工作流程
将电能转换后,通过升压芯片进行处理,并储存于超级电容中。当储能量达到一定标准后,微控制器便会启动传感器,以收集环境信息。随后,这些数据将通过其他组件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对管网运行状态的监控。
未来应用前景
若这种无需电池的传感技术得以广泛推广,就能实现全年无间断的管网自主供电监测,有助于在问题初现时便发现水管泄漏等情况,从而降低水资源的浪费,确保城市地下管网的安全与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