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业软件此次冲击深交所创业板那可是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拟发行不超过2260万股募集3.04亿资金,这背后却有好多事值得探究一番
募资投向情况
咱先说说募资投向,智业软件打算把这3.04亿资金用到智慧医院信息平台技术改造、智慧卫生城市信息平台技术改造等方面。这些可都是紧跟当前医疗卫生信息化大势,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下,医院和城市卫生信息平台的改造升级,能大大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对患者来说肯定也是好事一桩!不过这资金到底能不能花在刀刃上,效果如何,还真得拭目以待
这几项技术改造和建设项目,关系着未来智业软件在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的地位走向。毕竟做这些可需要不少人力、物力还要有先进技术,资金在这些项目流转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一旦某个环节出点岔子,可能就会影响项目的进度和最终结果。
商誉减值问题
再说这个商誉减值,2013年末至2017年上半年末,这商誉数据看着就好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2013年末计提天津天职、云南汇众等的商誉减值就达到5062.40万元,2015年末还有对天津天职部分的商誉减值。公司得清楚好好解释各个公司商誉减值的细节,测算过程、方法还有结论都得让大家搞明白,这样才能知道这商誉减值准备计提到底充分不充分
原申报报表那商誉减值测试方法就挺奇怪,为什么之前不及时计提减值?到2017年上半年才来做会计差错更正,这原因和决策程序也得说明白,要是糊里糊涂的,那股东还有投资者心里能踏实。而且,现在账面还有3896.28万元商誉,风险可不能忽视,要是以后业务发展不太好,真不知道会不会进一步计提
股份支付费用问题
这个股份支付费用也得好好说道说道。2015年有不同批次的增资情况,员工持股平台那批是按7.5元/股,后面中卫成长、天亿资产他们是按21元/股。可为啥不按照中卫成长他们的入股价格确认股份支付费用?这合理性得有站得住脚的理由,毕竟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着公司成本和盈利的计算,要是不合理可能就会让财务报表不准确。
这直接关乎着企业的财务健康和股东权益,如果费用确认不当,财务信息就容易失真,未来对公司的资产状况、利润情况可能都没法准确判断,影响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信心和评估。这一环处理不好,后续要是被监管查出来问题,可不是小事
收购行为影响分析
看看智业软件之前的收购行为,从2013年到2016年陆续收购了天津天职、内蒙古普诺杰等公司股权。这些收购行为到底对公司报告期内盈利能力起了什么作用?是增强了盈利,还是有个别项目扯了后腿?这可得分析明白。很多公司收购其他企业可能是为了扩大规模、拓展业务范围,但要是整合不好可能就偷鸡不成蚀把米。
发行人后续经营还面临不少瓶颈,像在业务拓展时可能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收购来的子公司能不能顺利融入集团发展也是个难题,要是协调不好,内部就容易出现矛盾,最终耽误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
研发费用差异情况
还有那个研发费用认定数与加计扣除数差异的事也不能小瞧。2014年度至2016年度,经认定可以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和实际加计扣除金额那是有不小差距。我们得知道这其中差异的具体情形,是有一些费用不符合扣除标准要求,还是会计计算上有啥出入?弄不清楚这个,研发费用的管理和使用合理与否就没法确定。
正确处理好研发费用问题,对于公司合理减轻税负、优化成本结构很重要。要是能清晰掌握这些差异情形并解决好,那公司在研发投入方面就能有更好的规划,让更多的资金能真正用在提高自身研发实力上。
这么多问题等着智业软件来说清楚,各位朋友们你们觉得智业软件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并在此次资本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