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的全球供应链管理战略似乎正在迅速转变,以减少其在 iPhone 和 MacBook 产品组装方面对中国的依赖。
金融服务公司 TF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的苹果分析师 Ming-Chi Kuo 表示,此举是去全球化或减少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业务部门之间相互依赖的更大趋势的一部分。
在未来三到五年内,至少对于美国市场而言,全球 iPhone 出货量的 25% 到 30% 可以由位于中国境外的组装厂供应,以减少政治风险(例如美中关税)的潜在影响 ),郭上个月在推文中写道。 郭说,从长远来看,中国可能会成为其国内 Apple 产品销售的主要组装点,而不是全球产品供应的主要组装点。
[通过 Computerworld 的时事通讯了解最新的 IT 思想领导力、见解、操作方法和分析。 ]
Kuo 写道,目前在中国组装的 MacBook 很可能会转移到泰国。
“根据苹果公司的计划,印度公司塔塔集团未来可能会与和硕或纬创合作开发iPhone组装业务,”郭说。 和硕和纬创是印度的两家苹果代工制造商。
郭指出,目前,富士康在印度生产的 iPhone 有 80% 以上仅供国内需求。
据《华尔街日报》本周报道,苹果一直在告诉其零部件供应商更积极地计划在亚洲其他地方组装苹果产品,尤其是印度和越南,以减少对以科技集团为首的台湾组装商的依赖。
“我对此一点也不感到惊讶,”研究公司 J. Gold Associates 的首席分析师 Jack Gold 说。 “Apple 制造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事情。 首先,当然是地缘政治挑战,如果出于某种原因台湾遭到入侵,这将导致停工。 我并不是说它会发生,但谨慎的计划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其次,全球大流行导致苹果重新考虑其计划,因为与 COVID-19 相关的停工影响了硬件生产。
上个月,由于政府严格的 COVID-19 封锁政策,Apple 在中国郑州最大的组装工厂暂时关闭; 郑州“iPhone城”的市民抗议活动导致封锁限制有所放松,但这一事件可能会促使苹果公司加快步伐,将更多业务转移到国外。 据报道,封锁令苹果公司每周损失高达 10 亿美元。
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数据,富士康在郑州运营的装配厂由多达 30 万名工人运营,这些工人占苹果 iPhone Pro 智能手机系列的 85%。
今年早些时候,即 3 月,富士康暂停了在中国制造中心深圳的业务,因为 COVID-19 案件的增加导致该市封锁。
“政府强制关闭富士康对苹果产品的制造造成了沉重打击,”戈尔德说。 “因此,制造地点多样化意味着一个地理位置关闭大部分或全部制造能力的可能性较小。”
此外,Gold 指出,印度和越南等国家是快速增长的市场,它们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在当地拥有一些制造工厂在政治上更具优势。
苹果公司从中国组装产品的转变不太可能对美国制造商有利,因为它们的成本太高了,这将大大降低设备的利润率。
“此外,大部分零件供应都集中在远东地区(例如芯片、物理组件、电路板等),”Gold 补充道。 “因此,最好在靠近供应源的地方制造最终产品,而不是将它们运送到很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