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与无拘无束的参与精神源代码

2022-12-12 0 1,178

开源与无拘无束的参与精神源代码

“我们拒绝国王、总统和投票。我们相信粗略的共识和运行代码。” 这是早期参与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IETF) 的 Dave Clark 的话。 并非每个数字创新者都对赚取数十亿美元感兴趣。 Richard Stallman、Linus Torvalds 和 Tim Berners-Lee 等技术先驱自由地传播他们的想法。 在这种慷慨的背后是几十年来一直推动创新的社区心态和精神。 (要了解有关不同类型的开源许可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开源许可 – 您需要了解的内容。)

开源和开放思想
我在标题中使用了“开源”一词,因为它是一个常用术语。 但这篇文章的主旨有些宽泛。 从最早的时候起,计算机行业中就有一些人愿意向最广泛的受众免费分享他们的知识和想法。 我们不能假定知道他们的动机,也不应该在这里尝试对他们进行心理分析,但很明显,在这些情况下,除了对金钱利益的渴望之外,还有一些倾向在起作用。

有些人可能会发现,对那些试图利用所主张的知识产权的人进行评判很容易。 当然,市场力量推动创新。 但是,当 19 岁的比尔盖茨分发他的“致业余爱好者的公开信”,声称他们正在窃取他的 BASIC 软件时,他设法激怒了一些人。 在自由软件和开源社区中,另一种动力正在发挥作用。 可能很难说清楚,但我们可以看看事情是如何发生的。 (有关开源运动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开源:好得令人难以置信?)

RFC 1:对话的开始
在 ARPANET 的早期,成立了一小群研究生来确定下一步。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史蒂夫克罗克是他们的领导者,他创建了一个通信和文档系统,该系统将创新和标准化互联网协议。 它始于 1969 年 4 月 7 日的网络工作组征求意见 1 (RFC 1):“主机软件”。

克罗克后来称该文件为“令人难忘”,但三十年后,他的贡献在 RFC 2555 中受到称赞:“30 年的 RFC”。 Vint Cerf 写道:“编写 RFC 1 的行为表明他带着勇敢和最终清晰的领导能力进入了未知的旅程。” 克罗克自己写下了“不受限制地参与工作组会议的精神”。 今天,由该工作组组成的组织称为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IETF),它由全球数千名技术专业人员组成。

在纪念 RFC 中,Jake Feinler 描述了 RFC 系统是如何建立的:

将有一个实施者工作组。
想法是随心所欲的。
交流将是非正式的。
文件将免费存放和分发。
任何有贡献的人都可以参加聚会。
重要的 TCP/IP 协议栈来自这些文档,并成为军事指令的一部分。 IETF 的使命是“影响人们设计、使用和管理互联网的方式”。 协作努力扎根并产生了我们今天拥有的互联网环境。

个人贡献者:
理查德·斯托曼和 GNU
沃尔特·艾萨克森 (Walter Isaacson) 在他的优秀著作《创新者》中指出,理查德·斯托曼 (Richard Stallman) 经常被比作旧约先知。 他抵制专有软件的“罪恶”,成为自由软件运动的领袖。 他创建了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以自由分发他的 GNU 操作系统。 Stallman 是一名自由软件斗士。

Linus Torvalds 和 Linux
根据 Linus Torvalds 的说法,“贪婪永远不是好事”。 他想将他的新软件命名为“Freax”,这是“免费”、“怪胎”和“UNIX”等词的新颖省略。 Torvalds 的操作系统最终取名为“Linux”,这是对自我而不是贪婪的让步。 尽管有 5,000 美元的学生贷款债务,Torvalds 于 1991 年 10 月 5 日在 MINIX 新闻组上宣布了他的操作系统内核,并开始免费发布。 他最终决定使用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

蒂姆·伯纳斯·李和万维网
作为日内瓦 CERN 的顾问,Tim Berners-Lee 发现他需要一种方法来改善成千上万研究人员之间的协作。 因此,他创建了一个他称之为“查询”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的命名是为了尊重维多利亚时代的年鉴“查询万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Berners-Lee 在他称之为“万维网 (WWW) ”

Berners-Lee 将 Web 置于公共领域。 “蒂姆不是为了钱,”一位同事写道。 与 Torvalds 一样,Berners-Lee 在互联网新闻组上发布了他的想法。 “如果你对使用代码感兴趣,请发邮件给我,”他写道。

吉米威尔士和维基百科
Berners-Lee 的灵感来自一本古老的年鉴。 吉米·威尔士试图模仿他童年时代的百科全书《世界图书》。 他的解决方案是众包在线出版物,称为维基百科。 这些努力的影响对任何做过互联网研究的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 艾萨克森称其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协作知识项目”。 而且它是完全免费的。

“想象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所有知识的总和,”威尔士写道。 “这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大教堂和集市
1997 年,Eric S. Raymond 在一次 Linux 爱好者聚会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在他颇具影响力的作品“大教堂与集市”中,他讨论了作为软件开发人员的 19 条经验教训。 在名为“开源软件的社会背景”的部分中,Raymond 涵盖了第 18 点和第 19 点:

18.要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首先要找到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

19:如果开发协调员拥有至少与互联网一样好的沟通媒介,并且知道如何在没有胁迫的情况下进行领导,那么多头必然比一个好。

他考虑了 Gerald Weinberg 的“计算机编程心理学”中提出的“无自我编程”的概念。 他指出,Linux 项目成功地利用了“整个世界作为它的人才库”。 这是无拘无束的参与精神的体现。 随心所欲已经遍及全球。

结论
开源计划 (OSI) 是多年前开始的开放式开发过程的一个例子。 Richard Stallman 于 1985 年成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 (FSF)。空间不允许描述从早期技术社区的肥沃土壤中发芽的自由和开源努力的广阔世界。

为什么有人愿意放弃他们辛辛苦苦开发的知识和方法? 谁知道? 对托沃兹来说,他的父母的社会政治倾向对他产生了影响。 Stallman 将自由软件视为一种运动和使命。 伯纳斯-李可能受到他的宗教背景的影响。 以及参与 IETF、OSI 和 FSF 等组织的全球数千名工程师? 让我们把它归功于这种美妙的“无拘无束的参与精神”。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七爪网 行业资讯 开源与无拘无束的参与精神源代码 https://www.7claw.com/49678.html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