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分布式锁是处理并发情况的一种常见方法,不过实际操作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现在就来具体说明。
非原子操作问题
很多人在操作Redis实现分布式锁时,会采用setnx和这两个指令。先用setnx来尝试获取锁,如果成功,再用为锁设置一个生存周期。在编写程序时,通常会先看setnx的执行情况是否加锁成功,成功后再为锁添加过期时间,然后去处理相关业务。不过,这里面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那就是setnx和并不是一个原子性的操作。如果设置了键值对,还没来得及设置过期时间,进程就意外终止或系统重新启动,那么这个锁就无法被清除,其他线程将一直无法获取这个锁。
锁被覆盖问题
为了处理锁在异常情况下无法释放的情况,有人将过期时间作为setnx命令的值来存储。如果获取锁失败,会通过比较这个值和当前系统时间来判断锁是否已经过期。然而,这种做法存在缺陷。比如,当一个客户端的锁接近过期时,另一个客户端也可能尝试获取锁。由于原锁即将失效,新客户端会成功覆盖掉旧的锁。这就造成了原客户端的业务尚未完成,锁就被其他客户端抢走的问题。
锁过期提前问题
设定锁的存续期限时,若时间配置不当,比如设定过短,业务流程尚未处理完毕,锁就会过早失效。譬如一项繁复的操作或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然而锁的有效时长设置得太短,那么在业务处理期间,锁会失效,其他进程就有机会获取锁,进而引发竞争状况。
锁释放误操作
解锁时,若未准确核实,或许会错误释放其他用户持有的资源占用。例如,在解除锁定状态时,未确认该锁确实由本方控制,便贸然执行释放动作。如此一来,就有可能把其他用户当前有效的锁定资源给取消,导致系统运作失序。
集群环境问题
Redis集群模式下,分布式锁的构建更为复杂,主从同步存在时间差,主节点失效时,锁状态可能未同步到从节点,从节点变为主节点后,其他客户端可以再次获取锁,这样会出现多个客户端同时拥有锁的情况,造成并发冲突。
使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时,你碰到过哪些难题?欢迎你们进行点赞,进行分享,同时在评论区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