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开发领域,UML部署图扮演着不容小觑的角色。然而,它的一些细节往往让人感到困惑。它能给项目带来哪些益处?又是如何呈现系统结构的?让我们深入探究这些问题。
部署图基本概念
对象管理组织在2001年提出了UML部署图,这种图描绘了运行中的硬件节点及其软件组件的静态形态。它就像一张详尽的地图,直观地展示了系统的结构。UML部署图不仅展示了硬件部分,还揭示了硬件上的软件以及连接不同机器的中间件,极大地帮助开发者全面理解系统的架构。
大学管理系统的UML部署图,它描绘了主要软件组件如何部署到生产环境,包含单一应用程序的部分。这样的图示帮助项目团队明确部署方案,防止无目的的操作,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项目图与企业级图特点
项目图,比如大学管理系统的UML部署图,它主要关注软件组件在真实生产环境中的布局。虽然可以在图中简要标注组件的部署情况,展示其功能,但过多的细节会使图表显得繁重。当项目变得复杂时,图表上密集的信息容易让人感到眼花缭乱,这对全面观察和理解并不利。
企业级图主要针对企业的高层部署进行描绘,比如那些展示基础技术架构的图表。这类图表无需详细展示硬件节点上的软件组件,团队成员可以在CASE工具中处理这些细节,从而使图表更加简洁直观,集中呈现关键部署问题。
结点的含义与表示
结点通常被形象地比喻为一个立体的盒子,这个盒子代表着计算设备,通常是指独立的硬件装置。比如,电脑、网络路由器、主机、传感器以及个人数字助理(PDA)等都属于这一类。在图表中,这些结点构成了系统运行的重要基础,承载着众多软件的运行任务。
每个结点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和功能。比如,电脑能供用户进行操作,而网络路由器则主要承担数据传输和分配的任务。众多结点彼此配合,确保整个系统能够顺畅运行。
该组件呈矩形形状,其左侧延伸出两个较小的矩形部分,这与UML组件图中的符号一致。这些矩形部分代表软件的中间成果,诸如文件、框架、领域组件等。这些成果是构建系统软件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并非所有部件都会在部署图中被呈现。以客户机为例,它可能已经安装了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但若这些部件与系统核心逻辑关联不紧密,便不会被展示。这主要是因为部署图的目的是详细描绘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以减少无关信息的干扰。
可视化版型的应用
UML部署图中,可视化版型被用于展示节点与组件。比如,图2中,节点通过可视化版型来呈现,个人电脑以笔记本电脑形象展现,数据库则以常见的圆柱形符号来表示。恰当的应用可视化版型,可以使图形更加清晰易懂。
制定UML部署图可视化版型的统一标准难度较大,不过通常做法是选用恰当的图标。这些图标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挑选和变动,关键是要确保信息的清晰和精确传达。
组件关系与通信关联
组件间的依赖关系用虚线箭头表示,这与UML图中常用的符号相吻合,清晰直观地呈现了各组件间的联系。若某个组件发生变动,人们可迅速通过箭头了解其对其他组件可能产生的影响。
通信关联涉及一种或多种协议,每种协议都需以UML图型来展示。表1列举了常见的通信关联图型,企业还可根据自身需求制定独有的标准,以适应不同项目的特定要求和企业内部的规定。
在使用UML部署图的项目实践中,你是否遇到了挑战?欢迎来交流心得,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